8月3日,青岛大学武装部“延安铸魂·太行亮剑”大学生国防教育主题实践团赴陕西省延安市新城街道鲁艺社区开展国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10名实践团师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社区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防教育课。
实践团首先以国防知识抢答破冰,用8个抗战小知识提升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实践团成员侯森宝生动讲述了青岛军民在抗战时期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以及当代海军的强大和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表达青岛和延安青少年“山海同心,共护家园”的共同心愿。刘诗雨将传统服饰元素“盘扣”与家国情怀、文化传承巧妙联结,阐述了文化安全对于民族精神传承的重要意义。
侯森宝国防故事分享
刘诗雨文化传承宣讲
国防主题绘画环节,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自己心目中的“国防”。每一幅画作都饱含着孩子们对国防的朴素认识,他们用最纯真的视角诠释家国宏大主题,孩童们的画笔下流淌着最真挚的爱国情怀。
孩子们认真作画和展示作品
最后,实践团成员现场演示战场救护技能,手把手教孩子们止血包扎技术。孩子们亲手操作,掌握了实用技能,也深刻体会到战场医护人员的不易。这种寓教于乐的互动模式,既培养了青少年的应急救护能力,又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他们的国防观念,展现了新时代国防教育的创新实践。
战地救护的教与学
这次国防教育公开课,是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一个生动缩影,丰富了社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得到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赞扬。当大学生们将战地包扎的三角巾系在社区儿童手腕时,系紧的不仅是急救技能,更是一份保家卫国的责任意识;当大学生讲述军营故事时,传递的不仅是个人经历,更是薪火相传的国防精神。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国防教育,正在社区这片沃土上播撒下爱国强军的种子,让我们看到国防观念正在基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实践团与社区工作人员、孩子合影